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和记平台“当新的品种满足了一系列市场新需求,并获得在本地种植的最好条件,就能创造出给市场提供最好水果的可能性。”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果树育种科学家Allan White,有着四十多年育种经验,曾创制多个风靡全球的苹果品种。
在近日于山东省蒙阴县举行的“全国桃产业绿色技术交流现场会”上,Allan White等中外专家分享了关于桃产业发展的观点。而台下坐着1000多名我国桃相关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户代表。
我国是世界桃起源中心之一,是世界最大的桃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力荣介绍,近20年中国桃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增加2倍,总产量增加约5倍。目前,我国桃栽培面积1173万亩,产量1429.5万吨,分别占世界的51.3%和58%。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桃产量约为西班牙(全球排名第二)、意大利(第三名)和希腊(第四名)三国总产量之和的3.6倍。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农业食品研究院(IRTA)教授Pere Ars介绍,尽管西班牙的桃栽种面积近十年来保持上升势头,但在意大利、希腊和法国等欧洲桃主产区国家,种植面积一直在下降。2018年,欧洲桃总产量约为367万吨,比2017年下降7.5%。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教授David Byrne认为,中国桃产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达到如此快的发展速度。相比之下,北美和欧洲的桃产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总产量缓慢下降的阶段。”
Byrne分析,这是因为中国对鲜桃的消费需求非常旺盛。此外,郑州、上海、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科研院所在桃育种上的突破也是推动中国桃产业快速扩张的重要助力。
而美国桃面临着其他水果,如葡萄、木瓜、香蕉,以及经过简单加工可直接食用的蔬菜等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全球桃市场对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不能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是造成桃销售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Byrne说。
王力荣告诉《中国科学报》,伴随着桃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升级,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优质果供给不足、同质化严重、阶段性区域性过剩、农药化肥施用过量、劳动力成本急剧攀升,栽培技术体系不健全等制约着我国桃产业健康发展。”
蟠桃和油桃是近几年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两个桃种类。然而在我国,蟠桃种植面积不足桃总种植面积的10%,油蟠桃更是零星栽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认为,这是因为油蟠桃种质资源少,目前保存的地方油蟠桃品种资源仅有1份,限制了育种进程;其次,过去油蟠桃采前落果和裂果严重,产量低、单果小。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协同开展了桃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以期推动我国桃产业转型升级。
王力荣介绍,他们首先提出了“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技术主攻方向,以区域化栽培为基础,加强品种更新、品质提升、熟期调整、绿色防控、简约种植、生态恢复等共性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形成适应不同产区、各具特色、可复制的桃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
他们与政府、企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山东蒙阴、山西万荣和四川简阳3个主产区试验站,布局了环渤海湾设施桃、云南低纬度高原桃、南疆土桃和上海青浦观赏桃4个特色产区示范基地,进行技术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
“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显著提升了优质果供给,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王力荣说。中油蟠系列品种集油桃和蟠桃特性于一身,成为桃中精品,如中油蟠7号和9号果园收购价16~40元/公斤,刷新桃价格纪录;中蟠桃系列品种以其独特外观和优良品质成为市场新贵,中蟠11号引领我国“黄金蟠”发展;中油桃系列品种曙光、中油4号、中农金辉和中油8号的套袋果成为“黄金果”,售价显著提高
上述系列优良品种,在新增桃栽培面积上份额最大,实现了蟠桃和油蟠桃品种的突破,占新增蟠桃栽培面积的70%。
White认为,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已经培育出一批令人兴奋的桃和油桃新品种,结合了世界范围的最佳性状,且符合现代化水果种植生产及市场需求。
“油蟠桃品种必将在我国桃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万建民强调。
65万亩桃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桃果农40万人、桃收入57亿元、“蒙阴蜜桃”品牌价值266亿元谁能想到革命老区山东省蒙阴县,依靠桃产业由国家级贫困县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桃乡、中国蜜桃之都和全国果品生产十强县。
蒙阴低山、丘陵,缺水缺肥、不利机械化耕作。对此,科研团队系统集成了以多样化品种为引领、以品质提升为核心、以土壤改良为重点、以绿色防控为保障,以三产融合为拓展的绿色发展模式。
通过合作,蒙阴县紧密依靠科技构建了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多元桃产品体系。双方开展科企结合,实现了由满足消费需求向引导市场消费的转变,最早在国内推广了黄肉蟠桃、油蟠桃等产品。
通过合作,先进的成果转化模式与蒙阴县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协同作用,产生显著的产业竞争优势。郑果所在蒙阴县布局桃试验站,加快示范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引领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郑果所研究员朱更瑞告诉《中国科学报》,蒙阴模式靠能人示范带动,由小渐大,由少及多,由点带面,以效益说话。种植能人自发辐射推广,逐渐形成大规模;政府做好服务,出台实施意见,构建“县果业局+乡镇果树站+村能人”的技术服务体系;与有关科研院所密切协作,建院士站、博士站、试验站、示范县,品种领先,技术先进。“把果实质量放在第一位,把信誉放在第一位。”
“蒙阴的种植者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们有机会种植王力荣等科学家提供的非常好的桃品种。”White说。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果农应该选择什么品种种植?消费者的喜好在变、市场的技术准入在变,如何调整产量和商品果率,控制果园大小,以保证生产效益不降?技术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果农如何适应电子商务、交货方式的转变?
“未来,一个新品种必须拥有10~20年的经济价值生命周期。”他认为育种家要搞清楚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什么。“水果是一种享受型商品,而非日常主食,因此必须具备吸引眼球、令人兴奋和提供愉悦的特性。”总的来说,方便快捷、包装适宜、网络购买、更具风味是消费者喜好的新趋势。
Byrne给出了他的建议:在中国南方或设施栽培条件下种植低需冷量的新品种,进一步加强鲜果供应早期市场的果品质量和产量;选择硬度更好的新品种,方便进行远距离运输;同等重视果实外观和质地风味;实现品种多样化,选择更优质的油桃和蟠桃品种提供给种植者;对桃果实的采后品质保持做更多的研究,这将使鲜桃采摘后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销售途径。
“我们正在迈入桃的基因组育种时代。未来,利用桃的遗传和基因组信息能加快我们的研究步伐,并攻克一些桃研究领域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出与苹果一样耐储存的桃品种。”Byrne说。
万建民希望,科学家、种植大户、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共同联手,寻找结合点、切入点和发力点,生产出更多、更好吃、更好看的桃子。
“继续工作!我们还差20个桃子!”已经六十多岁的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David Byrne,催促着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吴金龙博士和我,继续给桃子打分。
近日在山东蒙阴举办的“全国优质桃评比大赛”上,我有幸全程观摩了5组评委打分,并品尝了100个桃子。黄桃、白桃、蟠桃、水蜜桃、油桃等摆满了整个大厅。这些桃的主人,是来自山东、河南、湖北、广东、上海等12个省市的桃农。
Byrne手拿一把水果刀,他每次只切下非常薄的一片。吴金龙拿着打分表,一边品尝,一边评论,然后记下分数。
这100个桃子,是几位桃专家通过观察“颜值”和测定甜度,从527个桃样品中挑选出来的。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力荣告诉我:“一颗好桃要衡量其风味和外观品质。”同时兼顾均匀度、肉质、大小、成熟度、有无瑕疵,如果有裂核、裂果、流胶等就要淘汰。
闯过了前面两关之后,100个桃子将要通过“尝味”这一非常个性化的标准,竞争40个金奖名额。
他告诉我,“我小时候,刚刚从大学毕业时,一位桃专家把蟠桃介绍到美国,从此美国人喜欢上了蟠桃。因为它的形状比较扁,更加适合人们咬上一口。”所以,水果吃起来是否方便,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在美国,人们习惯了吃酸的桃子。中国的桃子都比较甜,所以你完全不知道酸是什么。”当吴金龙和我都对有酸味的桃子表示不太喜欢时,Byrne却对它情有独钟。他还认为,有一定酸度的桃子将来可能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时尚选择。
能挺过长途运输的硬桃子也是Byrne的心头好。遇到甜蜜多汁的桃子,他会在判断这颗桃子的成熟度之后说:“嗯,很多汁,但是我不会选育这种桃子。”
“这真的是我第一次一口气尝了100个桃子,只为了给它们打分。”Byrne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一次他与王力荣首次见面。从那时起,他们在桃遗传育种的项目上进行了广泛合作。
“在合作中,我也受益匪浅。于我而言,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探索和学习之旅。”Byrne说。(李晨)